為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,去年以來,甘肅省商務部門以發(fā)展農村電子商務為突破口,加大與東部沿海地區(qū)的對接,在沿海經濟發(fā)達省份建立“甘肅特色產品電商體驗館”,通過電商運營模式,展示展銷甘肅特色農產品,進一步擴大和提升甘肅特色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。
隨著甘南州“天津館”O2O線下特色體驗館順利開館,東部沿海省份對口支援甘肅省的隴南市“青島館”、臨夏州“廈門館”、定西市“福州館”共4個線下體驗館全部開館,標志著甘肅省電商扶貧東西部協(xié)作邁出堅實步伐,也為甘肅農產品“走出去”搭建起良好平臺。
搭建平臺 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
甘肅省特色農產品豐富。如何讓甘肅省特色農產品走向省內外,拓寬銷售渠道,擴大銷售規(guī)模,帶動農民增收,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助力脫貧攻堅思考的重點。
“讓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,拓展銷售渠道,擴大銷售規(guī)模,是一個很好的途徑。”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甘肅省商務部門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(xié)作工作機制,在省外積極建立農產品電商展示展銷平臺,打造全省特色農產品對外展示窗口,深化東西部電商產業(yè)交流合作。
去年以來,省商務廳先后籌措資金300多萬元,支持甘肅省相關市州分別在東部對口幫扶市,開設4家名優(yōu)特產線下體驗店,通過O2O線下體驗中心讓東部城市消費者現場體驗。
今年3月,省商務廳組織全省500多種已在網上銷售、品牌知名度高、*具本地特色、競爭優(yōu)勢明顯、東部市場消費需求量大、跟貧困群眾連接緊密的優(yōu)質特色農牧產品入駐4家體驗中心。
“進入電商體驗中心,消費者可以現場選購甘肅特色產品,也可掃描商品二維碼進入相應電商平臺,進一步了解商品詳情并進行網上訂購。”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,體驗中心除了農特產品線下展銷外,還具備網貨分銷、產品分倉等功能。比如占地400多平方米的“福州·甘肅(定西)農特館”,一邊是種類繁多的甘肅特色產品展示銷售區(qū),一邊是可供現場烹飪牛肉面、羊肉泡饃、養(yǎng)生滋補粥、百合粥等甘肅特色食品的體驗區(qū)。“當地消費者對甘肅農特產品很感興趣,有的現場品鑒購買,有的還饒有興趣地學習甘肅特色美食的制作方法。”這位負責人說。
聚焦扶貧 隴貨出省帶動農民增收
據省商務廳統(tǒng)計的銷售數據分析,甘肅省在東部開設的4個電商體驗館內,展銷的牛羊肉、鮮百合、蜂蜜、枸杞、中藥材、小雜糧、生鮮水果、山野干貨等產品備受當地消費者的青睞。
“廈門·甘肅(臨夏)農特館”開業(yè)以來,線下銷售黑枸杞、黃芪、紅棗、古河州酒、牛肉干、啤特果汁、沙棘汁等180多類產品3000多件。今年1至8月,借助網絡平臺線上銷售黑枸杞12000單6000斤,藏紅花1400多份,鮮百合3200多斤,干百合1200斤,八寶茶3000多份等,銷售額達110萬元,線下直接零售9萬多元。2017年線上銷售永靖冰糖心蘋果5000多單5萬多斤,百合1000多單5000多斤,線下零售產品15萬多元。同時,把甘肅省特色產品推向東南沿海市場,受到了當地客戶的一致好評。
“福州·甘肅(定西)農特館”開展線上線下同步銷售,消費者既可以通過農特館購買到產品,也可以通過電商渠道下單購買,并按照消費者要求從產地發(fā)貨或農特館同城派送。今年截至目前,已實現零售100多萬元,對接市場批發(fā)200多萬元。
從隴南山區(qū)到東南沿海,從隴中大地到京津地區(qū),借助電商平臺,甘肅省農產品突破地域條件限制,“飛”出大山,銷售到全國各地,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。
東西協(xié)作 心手相連情暖隴原
近年來,省商務廳大力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,通過電商提升甘肅省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,全力宣傳推介甘肅省特色產品,拓寬銷售渠道。
2017年依托天津甘肅商會在天津河西區(qū)甘肅商會大廈開設對口幫扶綠色通道——甘肅農產品體驗店,并先后在西青、河北兩個區(qū)復制開業(yè)2家展示店。通過體驗店的推廣,甘肅土豆粉、亞麻油、小雜糧、瓜果等300余種特色農副產品逐步被天津市民認可和接納。
商會不斷摸索創(chuàng)新,積極對接擴大銷路,甘肅農特產品已進駐天津各大高校食堂、機關食堂和樂樂鮮果、聚家樂果等水果連鎖店,與濱海樂氏集團10多家農貿市場建立合作,為更多的甘肅籍農副產品經銷商進入天津提供攤位,目前甘肅農副產品在天津設立100多個展示展銷網點。
東部地區(qū)特色產品體驗館的設立,拓寬了甘肅省農特產品銷路,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題,將進一步帶動優(yōu)勢特色農業(yè)發(fā)展,推動貧困村、貧困戶發(fā)展特色主導產業(yè),帶動貧困地區(qū)農民群眾增收脫貧。
“特色產品體驗館的設立,為全省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提供了亮麗窗口,成為推動產業(yè)扶貧的強勁引擎和促進東西經濟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,為全省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。”省商務廳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各方運營主體要主動作為、科學管理,依托綠色生態(tài)農牧產業(yè)、旅游產業(yè)、特色文化產業(yè)等特色優(yōu)勢資源,將電子商務與產業(yè)發(fā)展高度融合、緊密聯(lián)系,助推特色產業(yè)加快發(fā)展,帶動農民脫貧致富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