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,甘有琴扎著大辮子,穿一身舊T恤黑褲出現(xiàn)在一條展示制作肉蛋撻的視頻中,她看起來很緊張,不標準的普通話也說得磕磕絆絆,甚至不敢直視鏡頭。兩年后,她坐擁338萬粉絲,也幫家鄉(xiāng)陸續(xù)賣出了超過800萬斤的水果,更多人會熟悉她的另一個名字“巧婦9妹”。她本是廣西山村里一名普通果農,勤快,愛笑,只想當一個平凡的妻子、母親,可到了今年,甘有琴獲得的榮譽越來越多,她說自己的心變大了,“現(xiàn)在我有能力了,當然要做一些事,想要擔得起這份責任。”
“去過北京的人,大家都覺得了不起”
36歲前,甘有琴有兩個夢想——去北京和坐飛機。
“我們這里離北京太遠了,”甘有琴所在的鄉(xiāng)村在廣西省靈山縣,這里距北京超過2000公里,如同北方人見面打招呼都習慣問一句“吃了么您”,甘有琴說在村兒里,村民們都習慣問一句“你去哪里?”作為固定搭配“去北京”幾乎已經成了順口溜般脫口而出的答案。
2017年11月,甘有琴同時完成了這兩個夢想,坐飛機去了北京,后來又去了湖南、江蘇,參加了《焦點訪談》、《回家吃飯》等節(jié)目的錄制。而這些其實都源于她2017年注冊的一個網名“巧婦9妹”,在這里她通過分享自己的農村生活,擁有了超過338萬粉絲。
上周,在農民日報和字節(jié)跳動在安徽巢湖主辦的“金稻穗獎”頒獎典禮上,“巧婦9妹”獲得了山貨助農增收人物獎。
頒獎時,她說自己本來不太會說普通話,可因為錄制短視頻,才漸漸學會了用普通話流利地去表達,這才可以將家鄉(xiāng)的水果賣往全國各地。說著說著,甘有琴會自顧自地笑起來,笑聲充滿喜感和感染力,在訴說感言的環(huán)節(jié),臺上臺下總是笑聲不斷。甘有琴愛笑,不說話也笑,說到一半說不下去她也會不好意思地樂出聲來。在*開始拍攝短視頻的時候,侄子告訴她,不知道表達什么的時候,可以用笑代表一切。
甘有琴在回憶這些時,*常掛在嘴邊的還是去北京時的經歷,“我們村上如果有人去過北京,大家就會覺得很了不起。好像沒去過北京是一個很大的遺憾。”
“不想讓孩子當留守兒童,我只好回家種樹”
沒去過北京的“遺憾”曾經持續(xù)了很多年。
1997年因為家庭無法供給孩子繼續(xù)讀書,16歲的甘有琴初中畢業(yè)后便馬上開始了外出打工的“職業(yè)生涯”。她回憶那時候在廣東的一家電子廠工作,*的工資只有8塊錢,一周也只有星期天能夠休息,可十幾歲精力旺盛的甘有琴那時會想:“有星期天好可惜,又少賺了8塊錢。”
在外出打工的10年里,甘有琴因為想家,也曾想過回到家鄉(xiāng)生活,雖然日子過得并不富裕,可也借錢完成了生命中的兩件大事——結了婚也生了孩子。真正回歸的決定,也發(fā)生在甘有琴當了母親之后,她說不想讓孩子一個人在家鄉(xiāng),“不想讓孩子當留守兒童,我只好回家種樹”。
返鄉(xiāng)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——種水果。甘有琴家鄉(xiāng)靈山是中國*的水果之鄉(xiāng),基本每個季節(jié)都會盛產荔枝、龍眼、百香果,這也讓這個縣一年四季都溢滿果香。
然而水果并不好賣。首先將水果運出村莊就不容易。甘有琴講述,在采摘當天,果農需連夜運往縣城。自己的老公總是白天摘果子,凌晨一兩點騎著摩托車出發(fā)。“有時候下雨,晚上得在泥里走幾個小時,為的就是天亮前到達菜市場。”
縣城,就是果農能運到的*遠的地方。再遠,水果就壞了。運到縣城后,果農需面對收購方的“壓榨”,“這里家家戶戶都在賣,但來收購的只有那么幾家,他們把價格壓得很低。”有時候除了白白扔掉水果,果農幾乎沒有選擇。
“我就很奇怪,這些日常生活竟然有人看”
甘有琴就這樣種了10年果樹,承包的地也慢慢擴大到幾十畝。盡管這十年時光包含了互聯(lián)網上自媒體迅速崛起的幾年,但甘有琴從沒想過自己會和互聯(lián)網產生什么聯(lián)系。直到2017年,甘有琴用的手機還是傳統(tǒng)的“老年機”,也從沒用手機上過網。
也同是這一年,甘有琴的侄子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“他把別人拍的鄉(xiāng)間視頻拿給我看,也想拍拍我干活的過程。”
“我們試一下怎么樣?”侄子的這個詢問一直盤踞在甘有琴的心里,“但其實我不想做”,她說機器一架上來,自己話都說不出來。有時候一個內容,拍了許多次都沒有成功,甘有琴回憶時會說當時壓力好大,“想找個地方躲著”。
*開始的幾條視頻,幾乎從未出現(xiàn)過甘有琴的正面近景鏡頭,視頻中的大多數(shù)畫面幾乎都截自甘有琴的脖子以下,少有面部畫面出現(xiàn),也都是浮光掠影。
在她看來,做這些事情每每重復,都會給自己正常干活帶來不小的影響,自己又不會說普通話,有時候炒個菜,就為利落地說幾句話,還沒拍好,菜都已經燒焦了,甘有琴只好重新再煮。“一個視頻搞半天,我都不知道能干多少活兒了”。甘有琴一度很反感錄制視頻,她想不明白拍這些到底有什么用。
可她也奇怪,雖然拍的都是果農的尋常生活,可竟然真的會有人看,平臺上的粉絲也都是每天都幾百上千地增加著。有了幾十萬粉絲后,侄子跟她說如果說不拍就不拍,就真的很不負責任。幾乎是被硬逼著,甘有琴把拍視頻拍成了習慣。
“想到能做對大家有益的事,很難不亢奮”
視頻開拍四個多月,總有粉絲通過平臺留言告訴甘有琴自己想要買水果。甘有琴這才有了讓家鄉(xiāng)水果賣向全國的開始。她回憶剛開始賣水果的時候,每賣10斤,就把其中賺到的1塊錢給村委會扶貧,后來居然賣了20多萬斤。
再到后來,村委會經常來找甘有琴幫忙,甘有琴就會下意識地考慮幫助村里困難的果農,每斤也會多給果農一些錢,去年七月,隔壁鎮(zhèn)芒果滯銷,甘有琴一晚上幫忙賣掉了15萬斤的芒果。描述這些時,甘有琴相信自己是在做好事,但還是會問一句 “這也算是帶動了一下(經濟收入),是吧?那時候我們也沒想過賺錢,就覺得通過這個方式可以幫助更多的人,就很自豪。”直到目前,甘有琴已經幫助家鄉(xiāng)賣出超過800萬斤水果。
對于甘有琴來說,這其實并不是自己*開始想要的人生。“本來我覺得自己的人生,就是把兒子養(yǎng)大,看他成家立業(yè),然后在家抱孫子,吃吃好吃的就可以了”。
“可現(xiàn)在不一樣了”,甘有琴說,現(xiàn)在自己的心大了,完成了去北京和坐飛機的夢想,現(xiàn)在的愿望是幫助家鄉(xiāng)的婦女能不依靠老公的工資度日,希望幫助留守兒童擁有完整開心的童年。“我想要做出一番事業(yè)來,畢竟有了這么好的機會,不能白白浪費,總想要擔負起這些榮譽和責任。”就連現(xiàn)在教育自己的孩子,甘有琴也會對他說,讓他以后做一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,要考慮社會價值。
對于現(xiàn)在的甘有琴,*滿意的莫過于擁有幸福的家庭,還能把村民們的水果銷售出去,她說看到大伙都是開開心心的,自己也就開心了,“想到能做對大家有益的事,很難不亢奮”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