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室栽培蝴蝶蘭主要病蟲害的發(fā)生及綜合防治措施
1 主要病害
溫室栽培蝴蝶蘭的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 , 約占 2/3 以上 ; 其次是由細菌 、 病毒引起 。 這類病害主要借助風 、 害蟲 、水苔 、 病株及澆水等人工操作傳播 , 具有病原種類多 、 傳染擴散快 、 危害損失大等特點 。 此外 , 還有一類病害是由栽培過程中養(yǎng)分 、 水分 、 光照 、 溫度等因素引起 , 不具有傳染性 。
1.1 真菌性病害
1.1.1 灰霉病 。 多發(fā)生于春節(jié)前后蝴蝶蘭集中開花上市期間 , 主要危害花器 。 先在花瓣及萼片上出現(xiàn)水漬狀小斑點 ,后逐漸變成褐色或深褐色 , 并進一步形成圓形斑塊 , 嚴重影響觀賞價值 。 此病害在低溫 、 高濕及通風不良的環(huán)境下容易發(fā)生 , 冬 、 春季 20 ℃ 的條件*適合病菌生長 , 在夜間溫度降低 、 花朵結露的情況下也易發(fā)生灰霉病 。
防治措施 : 注意溫室通風降濕 , 開花后不能噴霧狀水 ,發(fā)現(xiàn)病花應立即摘除并集中銷毀 ; 發(fā)病初期可用 50% 速克靈可濕性粉劑 1 500 倍液或 50% 撲海因可濕性粉劑 1 000——1 500 倍液噴防 。
1.1.2 炭疽病 。 周年均可發(fā)生 , 但以夏 、 秋季發(fā)病嚴重 , 主要危害老葉 。 病原菌的菌絲體在病葉上越冬 , 通過空氣 、 澆水時飛濺的水滴等傳播 , 經(jīng)傷口侵入長勢較弱的植株 。 發(fā)病初期葉片上產(chǎn)生圓形小斑點 , 后逐漸擴大成黑褐色 、 黃褐色凹陷病斑 , 有同心圓狀小點 。 該病在高溫 、 高濕時易發(fā)生 , 灼傷 、 蟲害 、 營養(yǎng)不良等植株易感病 , 植株放置過密 、 澆水不當易傳播病害 。
防治措施 : 控制溫度 、 濕度 , 加強肥水管理 , 及時清除灼傷 、 凍傷葉片 ; 發(fā)病初期可噴施 50% 施保功 600 倍液或 50%福美雙 500——1 000 倍液防治 。
1.1.3 疫病 。 又稱黑腐病 、 真菌性軟腐病 , 多發(fā)生于 6—8 月的雨季 , 主要危害幼苗和小苗 。 病原菌從根部及傷口侵入 ,感染部位呈水浸狀 , 并逐漸向葉片蔓延 。 葉片感病后先出現(xiàn)小黑點 , 再形成腐爛的病斑 , 后擴展至全葉 , 外觀接近軟腐病 , 嫩葉有波浪狀軟腐 , 用手擠壓有汁液流出 [吉山花瑤] , *后受感染的病葉枯黃脫落 。 該病在高溫 、 高濕及通風不良的溫室中易發(fā)生傳播 , 處理不及時會引起根腐 、 猝倒 , 導致植株死亡 。防治措施 : 加強通風 , 避免澆水過多 , 降低溫度 、 濕度 , 及時清除病株 ; 發(fā)病初期 , 可用 80% 甲基托布津 800——1 000 倍液 、72% 普力克水劑 600——1 000 倍液噴霧防治 。
1.1.4 煤煙病 。 周年均可發(fā)生 , 管理粗放 、 通風透光不良的棚室危害較重 , 主要危害葉片 , 影響光合作用 , 降低商品價值 。 介殼蟲 、 粉虱 、 蚜蟲等在葉片 、 假球莖或花梗上分泌蜜露 , 病菌以分泌物或排泄物為營養(yǎng)進行繁殖 , 使病部覆蓋一層煤煙狀真菌 , 手摸有粘著感 , 嚴重時葉片全部被煤污覆蓋 。防治措施 : 治病先治蟲 , 控制介殼蟲 、 粉虱 、 蚜蟲等媒介害蟲蟲口密度 ; 加強管理 , 保持溫室通風透光條件良好 ; 發(fā)病初期可用濕布將煤污擦去 , 中后期可噴施 50% 撲滅靈可濕性粉劑 1 000——1 500 倍液 。
1.2 細菌性病害
1.2.1 細菌性軟腐病 。 周年均可發(fā)生 , 夏秋高溫高濕季節(jié) 、連續(xù)陰雨 、 通風不良時極易發(fā)生和流行 。 病原菌可通過傷口或氣孔侵入 , 葉片感病后先呈水漬狀斑點 , 病區(qū)表皮與葉肉組織分離 , 受壓時易破裂釋放出大量菌液 。 在適合條件下 ,病斑快速擴展 , 小苗 2——3 d、 成株 4——5 d 腐爛死亡 。防治措施 : 調(diào)節(jié)株行距 , 避免施用過量氮肥 , 及時通風降溫 ; 定期噴施 99% 鹽酸四環(huán)霉素 3 000——4 000 倍液預防 ;發(fā)病初期可用 77% 可殺得微??蓾裥苑蹌?800 倍液防治 。
1.2.2 細菌性褐斑病 。 多發(fā)生于高溫高濕的季節(jié) , 主要危害葉片 。 受害葉片初期出現(xiàn)水浸狀斑點 , 后擴大為褐色凹陷病斑 , 周圍有明顯的橢圓形 、 條形或不規(guī)則黃暈 , 病斑可不斷擴大直至葉片腐爛死亡 。防治措施 : 注意溫室的通風降濕 , 及時剪除病葉或清除病株 ; 可用 75% 百菌清 500 倍液噴灑預防 ; 發(fā)病初期 , 可用80%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800——1 000 倍液灌根 , 或用 47% 春雷 · 王銅 600 倍液噴施 。
1.3 病毒病
危害蝴蝶蘭的病毒主要有齒蘭環(huán)斑病毒 、 惠蘭嵌紋病毒 2 種 , 主要癥狀為花葉 、 花畸形或花朵變小 , 有些病毒會形成黃化條斑 。 染病后降低生長速度 , 影響觀賞效果 , 在低溫催化階段更明顯 。防治措施 : 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劑 , 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病株 應*時間帶出溫室并銷毀處理 ; 科學選擇無毒種苗 , 保持溫室清潔 , 消滅紅蜘蛛 、 蚜蟲 、 薊馬等傳播媒介 , 用福爾馬林 、 氫氧化鈉溶液對工具 、 場地 、 基質(zhì)等進行消毒或用必速滅熏蒸消毒 , 可避免病毒感染擴散 。
1.4 生理性病害
蝴蝶蘭生理性病害是指由于栽培過程中養(yǎng)分 、 水分供應失調(diào)或光照 、 溫度 、 濕度調(diào)節(jié)不當?shù)?, 引起葉片 、 根部 、 花朵出現(xiàn)的病害癥狀 , 此類病害不具有傳染性 , 亦稱為非傳染性病害 。 如光照不足 、 氮肥過多 , 則會造成莖葉細長 、 植株徒長軟弱 ; 若水苔中可溶性鹽含量太高或含有有毒物質(zhì) , 則會導致根部先端變黑而萎縮 ; 若溫室空氣濕度太大 , 則會導致花苞粘閉不易展開 。 遇到上述現(xiàn)象 , 應仔細觀察 , 認真分析 , 找準原因 , 對癥下藥 。
2 主要蟲害
粵東地區(qū)蝴蝶蘭栽培過程中 , 薊馬 、 紅蜘蛛 、 介殼蟲 、 眼蕈蚊等害蟲危害較大 , 蚜蟲 、 粉虱 、 蛞蝓等害蟲也時有發(fā)生 。
2.1 薊馬
薊馬屬于纓翅目薊馬科 , 高溫干燥時易發(fā)生 , 主要為害花朵 。 卵大多產(chǎn)于新芽 、 幼葉 、 花瓣等組織內(nèi)或表面 , 成蟲 、幼蟲以銼吸式口器銼吸汁液 , 造成花瓣脫色或出現(xiàn)斑紋 , 顏色較深的花朵尤其易見 。
防治措施 : 重點在開花前進行防治 , 噴施 48% 樂斯本1 500 倍液或 40% 氧化樂果乳劑 1 000——1 500 倍液 , 每周噴1 次 , 連噴 2——4 次 。
2.2 紅蜘蛛
紅蜘蛛為蜘蛛綱壁虱目葉螨科害蟲 , 主要為害葉片 。 長期干燥 、 通風不良的環(huán)境易引起危害 , 紅蜘蛛群集于葉下 ,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汁液 。 危害后葉片出現(xiàn)密集斑點 , 進而形成斑塊 , 嚴重時葉片萎縮變形 , 枯黃脫落 。
防治措施 : 注意溫室通風 ; 蟲卵剛孵化時防治效果較好 , 可用阿維菌素 1 000——3 000 倍液或吡蟲啉 2 000 倍液噴施 , 每周噴 1 次 , 連噴 2——4 次 。
2.3 介殼蟲
介殼蟲為同翅目盾蚧科害蟲 , 種類繁多 , 數(shù)量大 , 主要為害葉片 、 葉鞘等 。 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 , 導致葉片黃化 、畸形 、 枯萎 。 介殼蟲大量吸食時 , 葉片或莖基呈黑褐色 , 可引起煤煙病 , 傷口易感染病毒 。
防治措施 : 在介殼蟲若蟲尚未形成蠟殼時噴藥效果較好 , 用 40% 速撲介 1 000——1 500 倍液或 90% 萬靈可濕性粉劑3 000——4 000 倍液噴施 ,5——7 d 噴 1 次 , 連噴 1——3 次 。
2.4 眼蕈蚊
眼蕈蚊為雙翅目毛蚊總科害蟲 , 數(shù)量大 , 繁殖快 , 主要以幼蟲為害蝴蝶蘭的單軸莖 、 幼根及與基層接觸的葉片 , 引起根部腐爛和空根 , 嚴重危害種苗生長 。
[吉山花瑤]防治措施 : 用 50% 溴氰菊酯 2 500——3 000 倍液或 20% 殺滅菊酯 2 500——3 000 倍液噴施 ,5——7 d 噴 1 次 , 連噴 2——3 次 。
3 綜合防治措施
在蝴蝶蘭栽培過程中必須堅持 “ 預防為主 , 綜合防治 ”的植保方針 , 充分重視預防作用 , 協(xié)調(diào)運用物理防治措施 、化學防治措施 , 才能達到*防治效果 。 一是控制植株密度 ,加強肥水管理 , 控制氮肥比例 , 培育壯苗 , 增強病蟲害的抵抗力 。 二是加強溫室通風透氣 , 悶熱天氣要保持微風吹拂 ;光照較強時 , 注意不灼傷葉片 ; 栽培基質(zhì)不能長期積水 , 避免葉面積水 , 減少病菌侵染機會 。 三是保持溫室清潔 , 及時清除病株 、 死株 、 枯枝敗葉 , 并帶出溫室集中燒毀或掩埋 。 將感染病毒植株及時銷毀 , 避免其成為感染源 。 四是人工操作時盡量避免給植株造成機械損傷 , 剪刀 、 鑷子用后要用藥劑或火焰消毒 ; 換盆時 , 盡量避免損傷根系 , 傷口要進行消毒 ,不使用未經(jīng)消毒的舊花盆及基質(zhì) 。 五是用黃板 、 藍板誘殺眼蕈蚊 、 薊馬 、 粉虱等害蟲 , 其中藍板對薊馬誘殺效果好 、 黃板對粉虱誘殺效果好 。 六是定期噴施藥劑 , 防治結合 , 以防為
主 , 堅持不同藥劑交替使用 。
除此之外 , 還應注意蝴蝶蘭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間節(jié)點及措施 。 一是蘭苗出瓶時 , 用 30% 瑞苗清 2 000 倍液浸泡5——10 min。 二是瓶苗上盆后 , 用 99% 鹽酸四環(huán)素 3 000 倍液噴霧預防軟腐病 ,1 周后再噴 1 次 ; 之后用 47% 春雷 · 王銅600 倍液 , 或大生 M-45 500 倍液 , 或 72.2% 普力克 1 000 倍液 、 或 50% 施保功 6 000 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或真菌性病害 , 每隔 2——4 周噴 1 次 。 三是幼苗換盆后 , 用 99% 鹽酸四環(huán)素 3 000 倍液噴灑 , 噴藥后 1 周內(nèi)不要澆水 , 隔 7——10 d 后再噴藥 1 次 ; 之后每隔 2——4 周輪換噴 1 次預防真菌或細菌的殺菌劑 , 采用的藥劑同上 。 四是蘭苗上山催花前 , 用 33.5%快得寧 1 500 倍液 , 或 72.2% 普力克 1 000 倍液 , 或 50% 施保功 6 000 倍液 , 或 99% 鹽酸四環(huán)素 3 000 倍液 , 或 25% 苯菌靈 1 000 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或真菌性病害 ; 同時用 48%樂斯本 1 500 倍液或 10% 吡蟲啉 2 000 倍液等噴殺螨類或介殼蟲 。 五是蘭苗下山上架后 , 用 99% 鹽酸四環(huán)素 3 000 倍液噴施 1 次 , 以后噴施苯菌靈或普力克防治真菌性病害 ;現(xiàn)蕾后用 50% 速克靈 1 500 倍液或 40% 福星 8 000 倍液交替噴施防治灰霉病 。 存放花梗苗的溫室 , 每隔 15 d 用醫(yī)用消毒水或 1% 漂白粉水噴灑地面 、 墻角 1 次 , 對種植環(huán)境進行消毒殺菌
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(nóng)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