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車間上班把錢賺,務工顧家兩不誤。”對于掛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黑松驛鎮(zhèn)扶貧車間的這條標語,車間女工昝淑琴十分認同。她告訴記者,該扶貧車間去年成立之前,她基本沒有任何收入,待在家中無助、無聊,感覺生活沒有任何盼頭。
“我家老人身體不好,孩子們都在上學,因此,我也不能出遠門。”昝淑琴告訴中新網(wǎng)記者,她丈夫常年在建筑工地上班,非常辛苦,她每個月開口要生活費一來不好意思,二來花那個錢十分“心疼”,日子過得很拮據(jù)。如今,多虧有了“巾幗扶貧車間”,她掌握了手工面的制作技術,有了自信心,還能自由支配工資,貼補家用,比從前自由多了。
6月中旬,記者在古浪縣這座廠房式“扶貧車間”了解到,該車間打造的古驛站歷史文化、農(nóng)耕文化與傳統(tǒng)工業(yè)生產(chǎn)相結合的旅游開發(fā)項目,集榨油坊、掛面坊、蜂蜜坊、釀酒坊、釀醋坊,以及古驛站歷史文化長廊及工廠學校于一體。
“掛面坊以古浪獨特的沙漠邊緣旱地高筋小麥面粉生產(chǎn)紅禿頭手工拉面,是耐存、耐煮的手工面食。”昝淑琴說,這是個技術活,整個過程需要18道工序,僅醒面就需要6次。
無獨有偶,49歲的馬繡蘭坦言,在扶貧車間上班后,常常和姐妹們交流經(jīng)驗,整個人變得有精神了。“車間管飯,能省交通費,一旦活干完得早,還能去跳廣場舞,每天的日子都過得很有規(guī)律,不少人羨慕我。”
“‘巾幗扶貧車間’是甘肅官方針對農(nóng)村貧困婦女實際進行*扶貧的具體舉措。”古浪縣婦聯(lián)副主席侯天秀介紹說,截至目前,當?shù)亟?jīng)人社部門認定的“扶貧車間”共有32家,帶動就業(yè)2000人以上,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700多人,人均月收入2000至3000元,先后培訓貧困婦女170人,在脫貧攻堅行動中發(fā)揮了模范帶頭作用。
侯天秀告訴記者,當?shù)貗D聯(lián)重點探索了廠房式扶貧車間、居家式扶貧車間、合作社式巾幗扶貧車間等三種模式,宜大宜小,可集可散。如此改善民生的舉措為貧困婦女搭建了就業(yè)平臺,能讓許多貧困婦女“足不出戶、就地致富”。
農(nóng)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(nóng)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